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从“双11”看中国消费新活力

来源: 新华网  2021-11-12 08:58:37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 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题:从“双11”看中国消费新活力

     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、邹多为

      一年一度的“双11”电商购物节,再次激起大家的消费热情。

      从最初“剁手”“薅羊毛”式的购物狂欢,到如今理性消费、品质消费渐成主流,“双11”见证了中国百姓消费升级、中国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变迁,成为观察中国消费新动向的重要窗口。

      国货“出圈”,自主品牌影响力上升

      “今年‘双11’买了一套国产品牌的锅具,质量不输国外大牌,性价比非常高。”北京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,如今质优价美的国货已经成为日常购物的首选。

      片仔癀珍珠膏、方回春堂黑芝麻丸、回力鞋……这个“双11”,国货品牌表现亮眼。淘宝直播数据显示,“双11”期间超180家老字号开启直播,菜百首饰、三枪内衣、胡庆余堂等多个老字号直播间成交额突破百万元。

      近年来,随着国货品牌不断创新,不少品牌迎来爆发式增长,一批老字号跨界“出圈”,满足了年轻人多层次、个性化消费需求,“国风”“国潮”成为消费者的新宠。

      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2020年发布的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,当前,中国企业正努力升级产品的品质、性能和价值,近1/3的消费者在高端产品上都会选择中国品牌。

      专家表示,国货强势“逆袭”,背后是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升,是当代消费者文化自信的体现。未来,通过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新的消费需求,既是中国品牌强势“圈粉”的重要一环,也是国货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一步。

      节能减碳,绿色消费引领新风尚

      “双碳”目标下,今年“双11”,“低碳”“减排”成为热词,线上线下刮起一股绿色消费风潮。

      “以前逛街总是弄丢购物小票,现在有了电子小票,不仅更加方便、环保,还能在App上兑换绿色能量。”杭州市民陈女士说。

      银泰百货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“双11”期间,银泰百货推出首个绿色消费节,通过化妆品空瓶回收、自带购物袋替代一次性包装袋、线下购物使用电子小票等方式,号召市民低碳环保、绿色消费。

      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正在驱动改变生产和消费行为。

      苏宁易购大数据显示,“双11”期间,全渠道以旧换新人数增长74%,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额增长69%;京东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入使用循环包装“青流箱”,无需胶带封包,可循环使用数十次……

   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,消费的绿色转型是收入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更好环境需要的体现,这一趋势将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变化。

      赛道“上新”,服务消费空间广阔

      “双11”开场仅4小时,京东生活缴费订单量同比增长8.8倍,代理代办订单量同比增长120%,9价HPV疫苗预约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。此外,宠物健康管理、家居收纳整理等新型服务受到消费者欢迎。

     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步伐加快,服务消费增长迅猛。疫情期间,服务消费线上化势头更明显,互联网医疗、在线娱乐视听等一系列“无接触”服务呈爆发式增长。

      “今年‘双11’,全国门店的汽车保养等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了近40%。”途虎养车负责人介绍,“双11”期间,消费者线上预定购买,即可在线下门店享受汽车保养、机油换新、汽车美容等服务。

      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,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,未来十年、二十年,中国老百姓在医疗、健康、旅游、职业教育、文化信息产业等服务领域的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大。

      数智赋能,产业逻辑深度变革

      “通过大数据洞察,提前预测流行的面料、颜色和款式,进行精准定制,产品还没上生产线就已经知道要卖给谁、卖到哪里。”服装品牌FANO创始人项如意说。

      “Z世代”“小镇青年”“新锐白领”……新兴消费群体带来更加多元化、个性化的细分需求。通过导入消费数据捕捉潜在需求,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与研发,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选择。数智赋能下,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不再是孤立的环节,而是相互渗透,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。

      数字化带来的变革不仅于此。这个“双11”,依托电商直营模式,一批产业带工厂从“幕后”走到“台前”;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,中国的消费需求拉动全球供应链“动起来”;从“村播”“厂播”到“仓播”,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带动农产品销售、助力乡村振兴……

      “要进一步促进消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,促进商品和服务供给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,并以5G、物联网、云平台等新基建为依托,加快构建‘智能+’消费生态体系,为新消费潜力释放提供坚实支撑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说。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GDP、消费、房地产……专家多维度研判中国经济形势

      2021年04月20日09时21分
    • 【进博会观察】中国市场引领消费新潮

      2022年11月07日09时26分
    • 无锡农商银行:多措并举深化普惠金融服务 助力城乡消费焕发新活力

      2025年04月24日15时33分
    • 辽宁发布去年下半年银行业消费投诉

      2023年02月22日16时32分
    • 外媒看中国:春节消费旺盛 经济活力十足

      2021年02月24日09时33分
    • 提振消费行动或将成为中国经济穿越周期的关键密钥

      2025年03月17日09时04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